20條出臺后 會有什么措施

7月23日,北京正式發布了《北京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0條”)。作為一項面向企業的綜合性的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文件,《若干措施》分為10個部分20條小舉措。政策內容從降低企業開辦成本、優化企業開辦流程、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力爭為企業提供更加便利、更加精準的服務。政策提出了包括減稅降費、房租減免、人才落戶、子女入學、人才服務等多個方面在內的共計20條具體措施。針對20條措施中涉及到的減稅降費、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是否會有進一步舉措?今天(23日)晚上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青年報記者進行了解讀。

  • 解讀一:優化營商環境20條措施涵蓋多個方面

    “20條”政策共10個部分,包括12個部分,共計20條具體措施。政策內容涵蓋減稅降費、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營商環境等多個方面,其中包括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優化營商環境,共涉及26個子項,分別涉及企業開辦、涉稅事項辦理、人才落戶、不動產登記、企業融資等多個方面。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次出臺的《若干措施》共包括10個部分,分別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和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和市場主體、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事中事后監管。“20條措施也都在北京率先推出,與以往政策相比,這次政策更加接地氣。”北京工商大學教授于德豪說。他指出,北京此次出臺措施就是要通過改革創新為企業減負、激發市場活力、提升競爭力,促進高質量發展,讓廣大市場主體切實感受到改革創新帶來發展活力。“20條措施全部都是面向企業和群眾出臺的,而且是分階段逐步實施,具有針對性。”于德豪說。他認為,從市場主體角度看,這些措施最大的亮點就是從原來企業開辦中涉及到的各種環節優化而來,主要集中在開辦企業、經營成本、辦理時間以及辦理流程方面,這也是這次發布文件主要考慮之一。來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便利度。從政策內容上來看,包括了降低企業開辦成本;完善企業登記流程,加快實現“一表申請、并行辦理”;加快企業開辦“一窗受理”進程,減少企業開辦時間;推行“最多跑一次”辦理;實施一般納稅人登記“全程電子化”等三個方面,共涉及20條措施。”并列出了“20條”具體措施和相關政策文件。于德豪介紹說,此次政策是將之前“十條”中有關減稅費支持中小企業政策整合,同時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改為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方面作出相應規定和要求,同時更加突出了服務市場主體職能作用,著力解決發展中遇到一系列困難,如在開辦企業時沒有遇到任何審批環節過

  • 解讀二:減稅降費減負為企業減負

    “20條”政策中,涉及減稅降費減負的部分有8條,主要包括:落實好國家和北京市各項普惠性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強化資金保障、降低成本、支持重點領域項目建設、完善營商環境、優化政務服務。“20條”主要針對減稅降費、降低企業成本方面的措施有3條,具體包括:在增值稅上,取消16%增值稅稅率;延續執行部分大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由3%降至1%;提高部分許可審批效率;壓縮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行業市場準入等。在降低企業負擔方面,主要針對降低增值稅稅率和降低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等方面。而“20條”部分對此進行了具體闡述。比如,在降低融資成本方面,從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降低貸款利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提出了6條措施。此外,還包括通過推行電子證照推廣應用、推廣使用電子印章、優化辦事流程、精簡辦理環節等,為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落實好這些政策,為企業降低成本,尤其是減輕企業負擔,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北京市稅務局副局長張穎說。

  • 解讀三:降低企業成本

    “20條”的第二部分,降低企業成本方面,就從減稅降費、房租減免、人才落戶、子女入學、人才服務等多個方面提出了舉措,力求讓各類企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福利。具體來看,包括對中小微企業實施階段性減半征收社保費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擴大部分免征范圍,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減稅降費支持政策。具體包括:降低中小微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階段性延長企業工傷保險費率至2021年底等。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本次政策對減稅降費采取了針對性極強的措施,比如,在為企業減負方面,提出到2020年底,再為中小微企業減半征收社會保險費;對免征養老保險單位繳費部分,由市、區財政各負擔50%;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其中失業保險費率下調0.5個百分點。對此,北京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若干舉措》提出了5個方面、共20條具體措施,旨在通過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減輕企業負擔,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此次出臺《若干措施》就是要落實好國家政策要求,通過實實在在的措施,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市場主體發展信心,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同時,進一步發揮政策激勵引導作用,引導企業用足用好減稅降費,將實實在在的優惠惠及更多企業,讓企業有更多獲得感,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北京商業經濟學會會長趙萍表示,該舉措可以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同時也可以讓廣大納稅人真正享受到政策紅利,使實體經濟能夠活得更加有尊嚴、更有競爭力。降低企業成本具體措施中,包括繼續實施階段性減半征收養老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支持普惠養老機構發展,加強養老機構財務監管,擴大投資基金委托運營范圍,降低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等方面內容。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新推出3條舉措都與降低企業成本有關,主要集中

  • 解讀四: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20條小舉措中,明確了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具體舉措,如對食品生產經營環節實行全程監控,加大檢查頻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及時將處理結果向社會公開。同時,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完善“黑名單”制度,強化信用約束。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提高企業獲得感、滿意度,將成為一種常態,將有利于企業提高經營能力。同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也是《若干措施》中非常重要但又比較模糊的部分之一。對此,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市正在加快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建立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重點監管為補充、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推進包容審慎的監管。“北京將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大力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他說。

  • 解讀五:對市場主體的政策支持力度都很有限

    “20條”共包含20條具體舉措,涉及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成本等多個方面。具體而言,包括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個體工商戶,實行減免稅收或者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等。“這些政策非常多,但是力度都非常有限,市場主體的獲得感不強。”肖懷哲說。他解釋說,這次《若干措施》把這些內容結合在一起,實際上可以概括為“八個一”,即一個政策文件,一條措施,一項舉措,一項項舉措,一個措施,一項政策一個意見。針對減稅降費方面,出臺了4條措施,包括降低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按照1%征收率減按50%征收增值稅,持續降低企業用電成本,落實國家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等,為市場主體提供支持。

  • 解讀六:強化統籌協調推動各領域改革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20條”在制定過程中,強化統籌協調,推動各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進一步增強政策落地的精準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具體來看,在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方面,如北京將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進一步深化國際商事便利化改革,實施國際商事爭端“多元化解決機制”。同時,還強化了改革之間,尤其是要素市場機制之間的協調聯動,推動各領域改革協同發展。例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北京將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確保市場主體退出有序競爭后,將符合條件并自愿退出的市場主體及時納入公共服務和監管體系,實現公平競爭。對于如何評價這一條,李昂表示,北京提出了5項舉措,對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5年前我剛剛進入北京工作,當時就有很多企業跟我反映說,在北京辦理業務很麻煩,沒想到今年我感受到了不一樣,北京更加方便,更加便利,辦成一件事情就像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也只需要跑一次窗口就能辦成。”李昂說。“現在來看,營商環境確實是在不斷地進行優化,尤其是去年以來,北京一直在推進一些改革,并且不斷取得成效,在今年年初,北京還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進一步對營商環境進行了優化改革,對企業辦事成本進行了降低。”李昂說。當然,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次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對于北京率先進行的數字政府改革,北京市作為全國“數字政府”改革試點,探索開展政務服務綜合標準化,建立健全企業投訴“馬上辦、一次辦”,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李昂說,這些都是北京今年下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面重點任務,將強化統籌協調,各部門緊密配合,推動各領域改革有序推進,讓企業能夠感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和滿意度。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目標,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來推進改革各項工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驹敿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