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食月是什么現象圖片(揭秘天狗食月的神話故事)

時間:2022-11-21 作者:佚名

今晚,重磅天象——月全食將閃亮登場,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可看到全食階段。

據悉,本次月全食始于北京時間11月8日16時,到21時57分結束,全程歷時5小時57分,最佳觀賞時間是19時前后。上一次中國可見全過程的月全食要追溯到2018年,下一次要等到2025年。

說起月食,你一定會想到“天狗食月”的傳說,它是古代先民對月食的一種奇妙理解,下面一起看看月食現象的科學原理以及傳說的產生始末吧!

月食現象產生的科學原理

月食,是一種當月球運行進入地球的陰影時,原本可被太陽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陽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觀測者無法看到普通月相的天文現象。

地球陰影由太陽照射產生,地影可分為本影和半影兩部分。本影是指沒有受到太陽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則只受到部分太陽直射的光線。在月球的位置,地球本影的半徑約為月球直徑的1.3倍,半影半徑約為月球直徑的2.3倍。當月球只有部分為地球本影遮住時,就發生月偏食。而當月球全部進入地球本影時就可以看到月全食。如果月球進入半影區域,太陽光也可以被遮掉一些,為半影月食,但半影月食不易被察覺,很多時候不被稱為月食。

半影月食

月食發生時,太陽、地球、月球在同一條直線上,因此月食必定發生在滿月(農歷十五、十六)的晚上。今晚是農歷十月十五,正是滿月。今天的月食是月全食,也是月食中最為壯觀的一種。

月全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初虧標志月食開始,月球慢慢進入地影,與之外切;食既指月球進入地球本影,與之第一次內切,此時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食甚是月圓面中心與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瞬間;生光時,月球在地球本影內移動,并與地球本影第二次內切;復圓時,月球逐漸離開地球本影,與地球本影第二次外切。

月全食

由于月球進入沒有太陽光直射的本影時,大氣層會吸收掉紫藍綠黃色的光,只剩下紅色光可以穿透、折射到月球表面,形成暗紅色的月亮,所以月全食又被稱為血月。中國民間有“月若變色,將有災殃,赤為爭與兵”的傳說,直到今天,社交平臺上還有人在傳播“血月有災,不能觀看”之類的話,這完全是沒有根據的妄語,可不要被嚇到了。

世界范圍內,迄今已知最早的月食記錄在公元前2283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其次就是中國公元前1136年的商代?!对娊?小雅》中也有“彼月而食,則維其?!钡脑娋?。可見,很久之前的古人就已經注意到了月食現象。但他們無法理解月食出現的原因,還會對月亮的反常感到恐懼,于是或是認為月亮被什么東西遮蔽了,或是把它視為災禍的預兆,由此演變出了種種神話傳說。在中國,“天狗食月”的故事曾廣為流傳,你知道它是怎么出現的嗎?

“天狗食月”傳說出現始末

《周禮》中記有:“救日月,則詔王鼓”“救日以枉矢,救月以恒矢”。就是說當月食發生后,天子要擊鼓、射箭來祈福救月?!妒酚洝分杏小霸聻樾潭嘧簦娛秤谖r蟆” “月照天下,蝕于詹諸”的說法,可見漢朝以前,流傳的是“蟾蜍食月”。直到唐宋時期,曾有不少詩作對此有所體現,如盧仝的《月蝕詩》“傳聞古老說,食月蝦蟆精。徑圓千里入汝腹,汝此癡骸阿誰生”、李白的《古朗月行》“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等。

東漢時期的蟾蜍食月圖

要想考察“天狗食月”說的根源,還得剖析傳說故事的內容?!吨袊膶W大辭典》解釋說:“古代人們因不理解日食、月食發生的原理,故傳為天上有天狗神者,常張口吞食日月,但它有口無喉,雖然口大能含日月,卻終于不能咽下,所以它銜而又吐,吐而又銜。日月神不堪其擾,便指示下界百姓遇日、月食時發出大聲以驚嚇天狗?!?/p>

天狗

天狗最早出現在《山海經》的記載中:“又西三百里,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于番澤。其中多文貝,有獸焉,曰天狗,其狀如貍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币馑际窃陉幧接蟹N長著白頂毛,外形像狐貍的神獸,名叫天狗,它可以抵御兇險。東晉郭璞在《山海經傳》中注釋說天狗是星宿,并引用《周書》說“天狗所止地盡傾,余光燭天為流星,長數十丈,其疾如風,其聲如雷,其光如電。吳楚七國反時,犬過梁國者是也”,他將天狗視為災星,不過這時候天狗還沒有和月食扯上關系。

民間流傳的“天狗傳說”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大致是說,古時候有個叫目連的人非常善良、孝順,但他的母親生性暴戾。有一天,目連之母想出了個壞主意,于是做了三百六十只狗肉包子,謊稱是素包子想讓和尚開葷。目連知道后,怎么勸說母親都沒有用,只好去通知了寺廟方丈。方丈準備了三百六十只素包子藏在每個和尚的袖子里,并將狗肉包子埋了。玉帝知道后非常生氣,于是把目連的母親變成一只惡狗,永世不得超生。后來,目連之母逃出了地獄,想找玉帝算帳。但她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趕太陽和月亮,想吃掉它們讓天上人間變成一片黑暗,于是有了月食現象。

目連救母

這個故事,明顯與佛教傳說“目連救母”有關,最早見于東漢初年由印度傳入我國的《佛說盂蘭盆經》?!栋儆鹘洝ぴ挛g打狗喻》中也記有:“昔有阿修羅王,見日月明凈,以手障之。無智常人,狗無罪咎,橫加于惡……如彼月蝕,枉橫打狗?!币馑际菑那坝袀€阿修羅王,他看見太陽、月亮很明亮,就用手遮住它。沒有智慧的普通人,看到月蝕就打狗,以為是天狗吃了月亮?!栋儆鹘洝肥枪糯祗酶呱に鼓撬?,由此而知,古印度是有“天狗食月”傳說的。這部經書在南北朝永明年間被翻譯成漢文,不知從何時起,中國百姓將佛教故事和“蟾蜍食月”相結合,創造出了流傳至今的中國版“天狗食月”傳說。

天狗食月

明朝劉炳在《承承堂為洪善初題》說:“天狗蝕月歲靖康,血戰于野龍玄黃。”虞淳熙的《答朱太復》也提到“諺云天狗蝕月?!笨梢娺@時,“天狗食月”已經廣為人們傳道。

到如今,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早已弄清了月食的原理?!疤旃肥吃隆弊兂晌覀儗氋F的文化資源,但月食的神秘感并未完全消失,當我們抬頭望月時,憧憬的是更為廣闊的宇宙。

(文中配圖均來源于網絡)


贊(   ) +1